博客年龄:18年7个月
访问:?
文章:460篇

个人描述

姓名高旭东 蔚县下乡当过知青,涞源电厂当过工人,县委机关当过干部,返城后干了半辈子商业工作。现在职业:崇礼,怀柔四处打工年龄:60 位置:中国,河北 宣化 个性介绍: 一个爱和你调侃的怪老头。

有关溪源村旅游的两份旧帖

分类:往事如烟 | 标签: 旅游  
2021-12-22 10:01 阅读(?)评论(0)

在张网论坛上结识了一位朋友溪之源,常见他发一些溪源村的照片,感受到了他对家乡溪源村的挚着与热爱,我也就动了去溪源村旅游的念头。结果我还真去溪源村走一圈,认识了这个藏在深山无人知的世外桃源,那地方真的是山青水秀,如梦如幻。先说那村庄,座西朝东坐落在一个浅浅的山谷里,高高低低的民居或楚立在潺潺的流水之旁,或依偎在绿色的山岩之下,掩映在青枝绿叶中的灰墙红瓦,煞是好看。当然这还不是溪源村的精华,溪源村的精华在于她的古老,保存了几百年的民居,古寺,状元楼,无不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象是一个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一切都还那么古朴,自然,清新,美艳。 
   溪源村的美丽溪之源有过多次的介绍,张网论坛上有文字有照片,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溪之源这个人,说说我对开发溪源村旅游产业的认识和意见。溪之源本人是一名干部,曾经离开溪源村三四十年在外工作,常住地是宣化。后来他干起了婚庆主持,婚庆策划,大部分时间在涿鹿县城里面。可是他眷恋着自己的故乡,十分关心着故乡的发展,这就有了他后来对溪源村的报道,与溪源村的牵连。从我和他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受的到他对故乡的那种近乎纯真的热爱,以及他对宣传和开发故乡旅游事业的那份深切的期盼。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他发了有数百张故乡溪源村的照片,那些照片都是他爬坡越岭自己拍摄的,他参与了溪源村旅游开发的设计和文字撰写,不厌其烦的反复推敲,力求完整完善,他还把外地的剧团介绍到故乡去演出,邀请了一批一批的朋友到溪源村旅游参观。这些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看的见。 
   我和溪之源是朋友了,我觉得我应该帮助他,何况溪源村的美景我也喜欢。但是我和溪之源终究是不同的,以一个游客的眼光来看溪源村的旅游开发我觉得应该有下面几点意见;1,溪源村的自然风景很美,比如那一沟溪水,溪源村的历史文化也很厚重,比如那个三耕田。但是总体上看可供游客浏览的旅游景区还显的单薄,狭小,地理位置又稍显偏僻,交通不大方便。游客要来溪源村旅游必须是自驾车前往。如果让游客驾车几百里到了就逛个半天时间,看看民居,古寺,状元楼,看看山溪,耕地,垂钓池,那显然有些不够尽兴的,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差点。所以,溪源村要发展旅游产业景区还应该再铺大一些,比如在龙门湖多建几个景点,开发一些划船,滑冰运动项目,比如在笔架山要细化旅游路线,旅游项目,增添一些拍照,写生的景点。有游客休息的站点。2,溪源村的旅游不能是观光游,要向文化,生态,度假这三个方面发展,让游客能够住下来。游客住下来了就有更多的效益,带动村里的经济创收,造福百姓,办好农家院。那些个古民居是不是可以考虑对游客开放?让游客体验一把农家生活,听公鸡打鸣,看水磨磨面,吃村里种植的蔬菜,水果,尝尝过去的粗茶淡饭。你不要以为人家旅游是为吃美食来了,你的美食再好也比不了京城里的名门饭店,还是农家饭对游客更有吸引力。如果在附之以文化传说,那就更好了。3,说了第2点就必须说要有生态园。解决食材的来源问题,同时也是助推村里经济的发展。有了钱才能建设景点,才能实现滚动发展。我们生态园的建设也不求高,大,上,不求现代,全,要把生态园当景点来建,即有直接收益还能供游人参观。比如,农家的牛,马,就盖个牛棚,马舍,农家的鸡,鸭,就建个鸡窝鸭场,这些个农家的家畜家禽对游客就是个小动物园。当然还可以养一些鹿,羚羊,狐狸,孔雀之类的野生动物。即丰富了观赏的项目,又促进经济的发展。4,开发溪源村的旅游产业需要资金的投入,也要有大决心去干。我不清楚溪源村是否有旅游开发公司这样的机构,外资引不进来就自己干。有了这个开发公司就可以享受国家政策扶植,解决部分贷款项目。有了这个开发公司才能够实现责,权,利的明确,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把开发旅游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办。5,在现有条件下,溪源村的旅游产业开发宣传可以走一些借船出海的办法,例如,在附近区县游客比较多的景区设立自己的宣传画,吸引游客顺路参观。例如,和市内的中小旅行社进行联系,让他们把溪源村列入旅游景点,旅游路线。还可以和一些旅游机构实施深度合作,利益共享,利润均摊。溪源村也应该有自己的接待车辆,定期到各个城市,各个景点接送客人。扩大溪源村旅游项目旅游景区的宣传。 
    罗嗦了一些个人意见,不一定准确,不一定正确,仅作参考意见。如能有点参考价值也算是我报答了溪之源。
2016年4月15日

今年6月我和朋友再次游览了溪源村。目前从导航地图上看这里已经是溪源风景区了。从大秦铁路的隧道过去首先看到的是路边的香椿树,朋友的妻子和我妻子不约而同地要下车采香椿,我和朋友张佑名则下车抽烟休息,打量周围的景色。农村的天地空气清新,景物开阔,用张佑名的话说,就是个休闲旅游的好地方。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拥堵,又有山水草木相伴,寂静中不含落寞,穷游里也有收获。如果不是我说进了溪源村还有香椿林,这两个女人还不知道在这里要磨鼓多久。 
溪源村有新变化了,这变化就是刚一进村口就看到了一家北京什么什么店铺,卖供品和旅游品的。对面的龙王庙似乎也修缮了,贴了金字,改成一道教观寺。不过我们对这些没有兴趣,驱车进村,一直把车开到村委会院外一处空地,下车,游览村里的景色。我到溪源村已经是第三次了,主动当起了导游,问朋友是去看北面巷子里的老房子还是登上南坡看水泊,朋友说一切随我。我便带着一行四人爬坡了。我们饶过几处农家院落登上了山坡,来到了村里标志性景点魁星楼,举目四望,四周是群山环抱,绿树依依,脚下房舍灰白相间,高低错落,时尔有鸡鸣羊叫,好一副优美的农村田园景色。当下张佑名的老伴就心生一念,在这里租间房子,居住养老。我也顺题讲起了我曾经有过的一个想法,在这里养鸭养鹅。也曾经托网上认识的溪之源和我专门考察过一次,无奈这里有了远景开发计划,我看好的一处湖边水泊之地也在规划之内,忍痛作罢了。提到了水朋友更来了兴趣,我们急着去了龙王湖。不过做为导游么我故意领着大伙下了坡,去了钓鱼池,似乎从那里走沟底更有可观赏的景色。可惜的是惜日一池清水的钓鱼池如今只剩个池底的半桶黄水,原来供游人休息的长椅也不在了。迟边杂乱无章,尽显衰败之色。出了钓鱼场我们行进在树影光波之间,踏着碎石铺成的小道蜿蜒行走,感觉和景色都还是比较美的,缺憾就是比以前水少了一些,路边沟渠里没有了奔腾而下的流水,山崖上找不到那一丈来宽的瀑布。水是景区的灵魂,没了水似乎就缺少了许多。不过香椿林还在,两位女士采香椿忙的不亦乐乎。突然又听到上面有人唱歌,这是个奇迹,我们仰首望去看到了一个木厅,饶着山麓爬了上去,果然有人在亭子里休息唱歌。对方是两男三女,年纪青青,也是外地来旅游的。看来溪源村是稍有名气了。过了亭子我们继续爬坡就见到了龙王湖。蓝天下一湖碧水,风轻湿润,令人惬意。遥遥望去湖边上还有了鸭子大鹅,应该说有人按照我的想法开发了。湖面上有鸭有鹅就是富有生机么!可惜这个开发者不是我。沿着湖边的道路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船坞,有十几条游人乘坐的小船停在湖边,但是没有什么人乘用。景区还是缺乏人气。没有几个旅游者。更令人失望的是湖边上都圈起了铁丝网,人们近不了湖畔,连钓个鱼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就让景区更加缺乏了吸引力,也必定更加落寞。真不知景区的开发者们是怎么想的。但是有一件事情似乎说明了点什么,那就是我曾经看中的那两间湖边的小房子被拆毁了。那原来是个水电房吧,盖得也不错,亭亭玉立的在湖畔,至少可以算个景色,为什么要拆毁呢?留下这一堆破砖乱瓦就美么? 
用我的小人之心来揣度,这里是私有化了,除了自己不容许别人的角逐。可是问题是你的资金实力你能不能开发的起来。我觉得溪源村的开发在走弯路。具体说来有这么两个,一个是受等靠思想的束缚。光看到美好的规划前景了却不知道资金何来,何年何月才能等来开发的金主。而任何开发商的思想都是有开发价值和资金回报等考虑,你不两条腿走路,尽早聚集人气,干等着天上掉馅饼,我不敢说没有,但属于驴年马月的事情。第二个是对于不具备整体开发实力的投资者不能给他那么大的管辖权限,应该是分项目分区域进行招投标,吸引更多的投资开发者。因为他们不仅带来的是资金项目可能还有潜在的游客和观光人流,这才有利于景区的人气聚集,促进景区的开发速度。 
最后还是说我们的这次旅游吧。从龙王湖下来我们走的是盘山路,回到村里想买点土特产,赶上豆腐店里豆腐卖完了,买了点豆腐丝,豆腐皮。完了就赶往诼鹿县城。溪之源也就是霍大哥已经定好了饭店等着我们去喝酒呢!当然我也想见见他,有点想他了。还有就是把我的一只闲置板鼓给他送过去。霍大哥热爱公益事业,他和剧团是有联系的。
2020年6月12日

  最后修改于 2021-12-22 10:10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再议人口问题 下一篇:缘分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