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10个月
访问:?
文章:460篇

个人描述

姓名高旭东 蔚县下乡当过知青,涞源电厂当过工人,县委机关当过干部,返城后干了半辈子商业工作。现在职业:崇礼,怀柔四处打工年龄:60 位置:中国,河北 宣化 个性介绍: 一个爱和你调侃的怪老头。

庆祝5.1国际劳动节

分类:往事如烟
2020-04-21 16:29 阅读(?)评论(0)

5.1国际劳动节就要到了,由于冠状病毒传染的威胁,由于疫情还没有彻底过去,今年的5.1假期里,可能我们没有城市里举办的大型音乐会,没有央视台的5.1特别节目,也不能聚会,不能聚餐,更别想到别的城市去旅游,只能是自己居住的附近找一个比较空旷的公园散散步,看看景,或者是到图书馆去借一本书,静静地阅读,充实一下自己。其实这对于我也是挺好的。坐在家里,沏上一杯茶,回顾一下以往的人生阅历,和有关5.1节活动的各种记忆,并且把它写出来告诉朋友们也很有意义。
我对于5.1劳动节的第一次认识还是在50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初中生,学校在组织仪仗队训练,准备参加区里的六一运动会。我是一名旗手。说是旗手可不是什么特殊的荣誉,那时候仪仗队里有一大片红旗,如丛林一般密集。自然需要有几十名的学生举着红旗列队跟在仪仗队里。我们宣化三中从学校规模到学校实力虽然不能和宣化一中,宣化四中,以及宣化师院,宣化地校几个名牌学校比,但是在全区教育系统也是排在前5名,所以那一年的六一中小学生运动会自然成了我们学校展示实力和训练水平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以体育老师马主任为领队的学校领导们也憋着一口气,要在即将召开的全区运动会上拿到名次。我们仪仗队的规模非常的庞大,前面是三名高年级同学举着五星红旗和印着宣化三中的旗子的队伍做引领,跟着是三块需要六个人抬着的彩色巨幅标语,后面就是我们99名个子一般高的初中同学举着99面红色彩旗队伍,再往后又是高年级同学组成的军乐队了,有四排四路纵队组成的大军鼓队列,有六排五路纵队组成的小边鼓队列,以及人手一把军号的军号队列。后面还有初中级女生组成的花环队列。总共有200人之余。运动会开场的时候我们仪仗队将带着我们学校的运动员队伍和学生编队进入体育场。这也算是一种集体荣誉。可是在我们排着队伍在学校操场上训练快要结束的时候校园外突然传来了激越的锣鼓声,那锣鼓声不同于我们的军鼓军号节奏庄重,有响有歇,层次感明确,而是欢快热烈,毫不停歇,鼓声咚咚庄重沉闷,锣镲声声清脆悦耳,大家不约而同地被吸引了过去,搞得我们的鼓乐的节奏也有点乱了,马主任就宣布了解散休息。我们也就一哄而散跑朝校门外涌去。
出了校门一看,街上行进着是工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敲锣打鼓,挥舞着红旗,一拨一拨的走过,有的是穿一水的蓝工装,队伍里有男有女,有的是上身穿白色帆布炼钢工装,下身穿蓝色工作裤,从他们的抬着的大型横幅标语才知道他们是在庆祝5.1.国际劳动节。脸面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宣化这座城市是座古城,不是很大,但是她曾经是一座军事重镇,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又成了一座工业重镇。工业分门别类有钢铁,化工,陶瓷,酿造,机械制造,纺织加工等数十家企业,其中光是宣化钢铁公司下属企业就有第一炼铁厂,第二炼铁厂,第三炼铁厂,以及同属于宣钢系统的大型企业,机修厂,动力厂,焦化厂,炭黑厂,工程处,运输部等等,此外宣化还有许多国家级省部级的企业,如宣化化肥厂,宣化水泥厂,宣化工程机械制造厂,宣化风动机械制造厂,宣化环保设备制造厂,宣化化工厂,宣化农药厂,宣化还有许多的市属区属企业,如宣化造纸厂,宣化啤酒厂,宣化水泥厂,宣化砖厂,宣化二建,宣化四建,宣化第一瓷厂,宣化第二瓷厂,宣化第三瓷厂,宣化通用机械厂等等,这些企业都有千人以上的规模,都要参加和举办庆祝5.1国际劳动节的活动。宣化街上庆祝5.1劳动节的活动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气氛浓烈。其中最简单的也是在厂门口悬挂大幅彩色标语,插上五星红旗。有的还会举办图片展览,表彰大会,露天电影等。而由宣化区总工会组织的大型庆祝5.1劳动节的活动,更是会带来全城庆祝5.1的大游行,大联欢,到处是张灯结彩,欢歌笑语。这些都是我们观看欣赏的内容,是5.1劳动节给予我们的特殊福利。当然除了这些热闹可看,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庆祝游行可以看到,其他的一些热闹可以参与,例如,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了,那个工厂研制出新产品了。不一一细叙。
还有件事情不能不提,那些年我爸爸在祖国的大西北工作,5.1劳动节的时候公司留守处的同志会对职工家属进行慰问,把粉红色的慰问信亲自送到我们家里。爷爷,奶奶,和妈妈都觉得挺光荣,挺幸福的。我仔细地看过那个慰问信,上面有打印的内容,是一些慰问的话语,开启的地方却是用钢笔后添上去的我爸爸的名字。爸爸是工人阶级的一员,这就是当时社会上最高最高的荣誉。因为毛主席说了,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作为工人家庭出身的子弟,我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向先进看齐。
一晃50年过去了。记忆中的那些东西正渐渐地离我们远去。可是我的记忆犹新,仿佛更加清晰,也更加珍贵了。毕竟那是我们人生的一段宝贵经历。


  最后修改于 2020-04-21 20:51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